近日,品宅装饰科技「智慧升级技艺迭新」发布会在上海顺利举办,正式发布了品宅装饰科技迭代升级的装配式内装新产品体系,并首次对外公开展示了焕然一新的品宅装饰科技装配化研发展示中心。
作为一家专注于装配式内装的科技型企业,在工业化趋势深刻变革传统装修行业的当下,品宅装饰科技持续创新,始终致力于解决更多装配式内装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助力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工业化转型升级。
此次发布的PASI4.0装配式内装体系,呈现最前沿的装配内装技术解读。简化装配式内装产品体系在项目应用中的施工工艺,更简便地适配不同的项目需求,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同时希望能从核心技术层面驱动装配式内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IPD团队与品宅装饰科技团队合影留念
此次我们也很高兴和品宅装饰科技的创始人首席产品官CPO马红军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马总对内装工业化领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判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期专访人物
马红军先生
品宅装饰科技的创始人首席产品官CPO
Q1:品宅算是最早一批进入内装工业化行业的,想请您聊一下品牌未来的发展战略。
马红军: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已经6、7年了,做装配化内装是行业里比较早的,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使命,就是“用科技让装修变简单”,企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点,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底层技术的构建和应用领域,已经做了很多实践和积累;未来可能更多的会投入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上面,所以说我们未来的发展战略还是围绕着装配化内装比较适配的应用场景,包括城市更新改造、租赁房屋、连锁酒店、精装住宅,聚焦于居住类空间的新建及改造,来开发一个个场景化的产品,然后通过我们自己和合作伙伴,把它交付到千家万户。
Q2:内装工业化发展至今,也是在慢慢普及,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的问题,您怎么看待整个内装工业化行业的发展?
马红军: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和机会,装修行业相对建筑来说,是使用更新频率较高的,因为一个建筑的使用时间很长,在它的生命周期内要经历很多次装修,随着用户的更换,生活方式的改变,装修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装修的市场其实很大,也没有萎缩的趋势,只是说这个行业太传统,在数字化的工业4.0时代,一些装修行业细分领域,比如板式家具和很多部品,是完全跟得上这个时代非常先进的数字化制造和交付系统等,已经走在前面了,但是如果扩展到整个装修就很难,我觉得整个装修系统必然会很快的向工业化、数字化方式进展。
Q3:正好今天是品宅的新品发布会,能简单介绍一下贵司的新品,跟原来的体系的比,有什么新的看点?
马红军:我们把它叫PASI4.0内装体系。装配化装修行业也有很多做法,有的比较局部,有的比较全面,比如说专门有做地面系统,吊顶系统,或者隔墙系统的,也有做整体卫浴空间等,而品宅装饰科技一直是致力于做全屋整装的,一个整体空间的装修其实涵盖的面会比较多,包括墙、地、顶面,是一个全体系的装配化内装的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是让装修变得更简单了,而我们的4.0系统主要的变化就是比简单还要简单,着力于构造的统一和简化,是为了让装配化装修进入深水区。
Q4:是不是跟信息化开始结合?
马红军:装修的复杂度是无法回避的,空间的尺寸精准度饰无法预知的,客户对装修的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假如底层的技术体系能够足够模块化,足够简单,那么信息化是助力装配式装修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构造系统,就可以实现信息化。
Q5:贵司也致力于做整体的集成系统,在材料选择上会有什么要求吗?
马红军:我们是用OEM的方式来制造组成我们装配化内装的部品,部品再往底层是材料,表面上看我们一直在考量低成本、多样化,但实际上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背后的东西,比如说它的环保性能、耐久性、易维护程度等,这是决定品质差异的关键因素。
同时,由于装修是建筑的一部分,我们还得考虑材料是否符合建筑的规范和要求,比如说耐火等级,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还有一点考量,一方面和构造相关,一方面跟材料也相关,就是它的可逆化的问题。
当全社会都在讲节能减排、碳中和,在建筑装饰行业领域要通过建筑来减排是很难的,因为水泥产生的过程就是产生碳的过程,水泥的碳排放已经摆在那了,不可能让它重复利用,而在装修领域,采用装配式内装就可以减少水泥的产生,所有的部品部件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确实可以为建筑装饰行业减少碳排放多做点贡献。
所以,能在生命周期使命完成的时候还能成为再生资源,这个是我们在选材和设计构造的时候,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面对未来的考虑。
Q6:品宅进入这个行业后做了很多的项目,酒店医疗办公都涉及,在内装体系运用在不同的应用端的话,有哪些差异点?
马红军:酒店、养老住宅、办公空间的厅房,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区域,其实从装配式内装的构造系统和用材来说,是非常接近的。而厨房、卫生间区域,则要具有防火、防水、耐擦洗等性能。住宅的公共区域和商用空间,则要免维护,并且寿命得非常长。
我们基于同一套技术体系,通过打造典型的单元模块和解决方案,就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所以实际上我们的装配式内装可以面对无限的应用场景。
Q7:您觉得大概会有多少年我们可以在住宅这种商品房可以大量的应用?
马红军:从政策角度来说,房地产行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地产公司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客户的选择权多了很多,如果地产公司从单纯满足装配率的角度转变为更注重「产品」,更注重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装修需求,那装配式内装一定会得到大量的应用。
装配式内装的真正起势,不管对短期还是对长远,都更友好,比如说交付的时候它的效果和饰面品质比较好,而且它更新维护和改造也更便捷。我觉得在新建商品房这个领域可能会有一个拐点,就是开发商行业注重产品化的时候,如果不是这样,那可能维持现状也有它的合理性。
对于增量市场来说,装配式装修只占到1/10的市场份额,而且比较集中,但在存量市场,装配式装修的应用范围更大,而且有更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应对存量市场中个人住宅、集中式公寓、连锁酒店、办公室等的改造需求,可以满足分散的装修需求,让改造更高效。像很多酒店存在不停业改造的需求,可能未来住宅也会存在不搬家改造的需求,这都是传统装修很难解决而装配式装修能解决的问题。
Q8:到目前为止,其实工业化内容普及还不是特别的好,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在于外界认为内装工业化的成本比较高。贵司是在如何保证质量,又控制成本的角度完成交付?
马红军:在成本上面,因为整个产业链的规模和传统装修没法比,导致从一些角度来说,装配式装修的成本比传统装修高。但其实两种装修对比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说传统装修刷大白,那么维持在比较新的状态寿命可能只有一两年,但是装配式装修用成品的饰面构造,可能在8-10年都能保证维持在比较新的状态,这两个东西它其实对应的就不是一个性能和功能的东西,而是客户需求。
当客户说我只要刷大白的时候,用墙板就贵了,但如果客户希望有一个耐久性比较好的饰面的时候,装配式装修就不贵了。随着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对装配式装修的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多,就像智能手机比传统的手机好像是要贵一点,但实际上使用过的人就不会再回到原来按键手机的状态。这种转变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成本下降也是很快能解决的问题。
Q9:比方现在用内装体系,其实它的墙面本来我只刷涂料的话可能就很薄的一场,它不会占用我太大的空间。那墙就是用内装体系做这种墙面的话,特别是我看到硅酸钙板它是有一定厚度的,小业主会不会觉得我的空间其实在变小?
马红军:我觉得这个问题从小业主角度理解确实是个问题,比如说我刷乳胶漆、贴壁纸可能是个几毫米可以忽略的空间,但是如果你要装一套墙面的系统,可能需要十几厘米的空间。我们品宅的装配式内装产品已经把空间做得比较合理,不同的体系略有不同,但一般也会有十几到二十几毫米不等的空间。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就像我们不会觉得楼板的厚度会占用层高一样,从建筑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它,这个空间是必须的,你不会觉得楼板越薄越好,有这个空间,你才能真正解决建筑的性能问题。
对于装配式内装来说,有这样一个空腔,它可以不在原始墙面开槽来实现管线排布,也可以填充隔音保温材料,让建筑的结构耐久性提升。尤其在酷寒的地区,你不会希望墙体越薄越好,因为你要御寒。
当然,我觉得楼板的厚度和外墙的厚度,不应该是让小业主去决策取舍的东西,这是我们建筑装饰行业应该去讨论的问题,是相关的规范应该考虑纳入的问题。比如,当建筑结构里是不允许预埋管线,也不允许在改造建筑的时候去用开槽破坏结构的方式来埋设管线。采用装配式内装就是必然的选择,是对全社会来说更安全对选择。
Q10:贵司也做了很多的成功项目案例,然后能不能谈一下品宅的项目特点。
马红军:品宅装饰科技的业务主要聚焦在精装住宅、租赁住宅和连锁酒店,包括企业宿舍这一类,我们认为在建筑工业化内装工业化起步阶段,标准化可以很大的解决它在供应链上的规模问题。
当然我们也有团队在做家装和办公室专修业务,目前只服务上海地区,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应该说客户满意度高于我们所熟悉的行业的平均水平。
Q11:最后请您谈一谈对内装工业未来的愿景。
马红军:在整个装修领域里,如果说工业化跑得最快的,那就板式家具,它过去曾经是装修木工的一部分工作,从家具的设计到生产到安装,都是很手工的,但现在整个家居生产系统都是数控机床完成的,安装环节也非常标准化、流程化,品质把控也很好,所以它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了,甚至说工业化都不足以表达它现在所在的发展阶段,那么其实这时候已经没有人来讨论橱柜应不应该用工业化的方法来做了,工业化就是主流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工业化内装行业发展的一个愿景就是:第一,大家不用再强调什么工业化不工业化,就像现在橱柜没有人强调我得买工业化制造的橱柜,而不买手工制造的橱柜一样,就没有这个提法了,因为工业化就是合理的时代主流的解决方案;第二,行业标准规范的确立和完善,内装工业化本身它和很大的问题在于和建筑工业化的接口,还是没有特别明确,这些问题不能交给消费者去做选择,而是要靠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法规来解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