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的“攻坚战”进入关键节点,中国家居产业同仁作为为中国人民美好生活服务的中坚力量,积极抗疫,捐款捐物、扶商免租,在疫情与产业“寒冬期”的十字路口传播着巨大的正能量。与此同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家居产业短期利益及长期发展的影响也备受瞩目。
2月7日,新浪家居《家居少数湃》栏目首期特别策划“抗疫之后:年中国家居行业发展走势”线上主题沙龙。新浪家居华南主编叶玲菊独家连线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设计品牌计划总策划人吴浩,金牌厨柜总裁潘孝贞,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毅,华浔品味装饰董事长夏振华,百得胜实木总经理苟良朝,浪鲸卫浴营销副总裁潘胜良六位业界大佬,进行了一次思想的云交流与云碰撞。
深度聚焦抗疫期间产业制造端、营销端、服务端的重要变化与趋势,产业链上下各企业的战略调整。在不寻常的年,中国家居产业将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与发展态势?和大佬们共同展望风雨过后的产业新景象。
01
智能制造、成本管控成解决制造端问题关键
新浪家居华南主编叶玲菊:随着疫情爆发,国家政策性延假及流动人口管控对家居工厂端造成影响。大部分制造业年工作日大约在-天,多放的10天假占比4%,这意味着一年产能4%是浪费的,同时产值可能减少4%,各细分行业有所差异。对于疫情对生产制造端所带来的影响企业应如何应对?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毅:制造端决定复工的风险性很大,一个员工的感染可能会让公司遭受比政策性延迟复工更大的损失。三月之前,我对能不能真正复工没有十足的把握,同时我们做了以下规划:第一,所有乘坐公共交通复工员工,到广州后再隔离14天。根据公司初步统计,线下复工仅有约50%的员工可以到位。第二,我们整合+渠道商资源从23号开始做线上培训。
金牌厨柜总裁潘孝贞:工厂本身是按订单生产,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不能保证上游供应链及时到位,所以会对交付产生影响。主要有两点压力:一是工程业务,去年工程业务增长很快,工程业务年底留下很多订单没有完成,节后要生产,开发商已经开始催货;二是海外市场的拓展,受疫情影响至少要推后一周左右。
百得胜实木总经理苟良朝:现有的四大基地、十大工厂在两年前就采用资本平台运作方式,所以工厂成本控制是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整合扩张运营的,在此次疫情来袭这就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年,我们进行内部制造端的内控成本、降息增效率的改造,极大地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效率。当下最直接的是关于复工问题,我们采取分批次、有计划的进行,根据地方政府要求沟通防控方案。
浪鲸卫浴营销副总裁潘胜良:制造端智能化、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让员工复工问题可能得到一定的解决。对于卫浴、陶瓷行业属于劳工密集高强的产业,企业还要进一步夯实生产效率、智能制造、劳工分配等重要建设基础。
02
战场转移?家居业将迎来三个月线上决战
新浪家居华南主编叶玲菊:疫情期间,随着线上线下供求结构产生的变化,行业信息化与企业营销线上化的重要成果有了突出表现,家居产业的营销端产生了哪些变化?企业对此做了怎样的调整?未来该如何抓住家居消费市场流量?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宗毅:我认为疫情会加速新零售业务的发展,而线下业务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复苏期。市场需求在,但会延缓。未来企业可能会用以线上沟通+线上观看+线下轻体验的模式进行经营,这对传统企业有一定挑战。我建议即使是线下特别重的企业,对线上也不要犹豫,抓紧时间倒逼自己。
华浔品味装饰董事长夏振华:结合线上线下,打造产业链的互联网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的同时,抓住线上的流量,把服务做好。目前品牌营销、网络营销要做好老客户的维护,通过优化网站、网页,通过门户网站进行营销,再通过抖音、微博、24小时在线咨询引流,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浪鲸卫浴营销副总裁潘胜良:疫情加速新的零售体系和品牌的增长体系倒逼着我们去升级与学习,品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16.html